来源:baidu.com人气:1179更新:2024-10-11 16:10:26
社会题材电影——韩国无疑走在世界前列. 从《致埃文·汉森》到近来很火的《致埃文·汉森》,无不体现韩国电影挖掘素材的高超本领与精湛的艺术表现力. 家暴案件中,被害人往往要回到施暴者身边,与其共同生活,而法律无能为力,甚至产生消极的影响. 遭受家暴的孩子是否有出路?还是像首尔律所大咖所言,只能怪命不好?遭遇家暴的孩子,剥离亲生父母是否过得更好——这本身就是问号. 如果父母都无法给予爱,可以指望后妈么?又或者指望政府、社会机构?所谓的儿童福利机构,被电影嘲讽得还不够么?遇到这样的天使,多彬们是幸运的. 没有呢?怕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境况. 我突然开始理解甚至支持某些丁克,有些人就是不适合养育孩子,且不论养育的社会压力,从给予孩子全方面的爱而言,丁克也是一种行善啊!柳善演得真好,这后妈我算是恨之入骨了!缺爱的母亲恐怕不是好母亲. 因为老帕才看了这部片子,本以为至少是个配角,但全篇下来,他的出场寥寥无几,开头和结尾,作为一位世外大神而存在,可即便这样,他最终也毫不费力地轻松抢戏,将真正戏骨的水准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些年老帕接的片子都十分另类,主角配角都有,以饱经风霜却又经验十足的颓废老炮儿居多,在个人表演方面越来越神,可电影本身并没有多高的质量. 这片子就是典型的一部,男主演技尚可,故事从题材上讲其实也应有发挥空间,但影片的最终呈现给人感觉过于平庸,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是一个菜鸟记者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到索马里进行了一个长期旅行,并最终顺利归国,用一个亲历者的身份向世人表达着自己的真实感想,期待消除误解,进行反思. 整个故事从头到尾并没有将主题强化,很多细枝末节也毫无必要,看后也并没有对索马里产生什么特殊的认知,效果很一般
聚焦青少年自杀、心理疾病等问题,讲述一个深受社交恐惧折磨的高中生编造故事,试图接近一个已自杀的同学的家庭. 对“局外人”、心理创伤和人性的探讨细腻、私人,触动心灵.
.